今天来看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几个焦点问题
关于普通高中教育
起因:
来看具体阐述
近日,教育部在“关于将普通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建议”答复中表示,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过多次专门研究,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条件尚不成熟。
答复称:
主要考虑四点
从义务教育性质和面临的困难来看,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均衡和强制的特点。由于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较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还较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一项主要任务。
从发展阶段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新形势,中央要求民生政策应“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相应地,财政教育投入需要坚持雪中送炭,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防止出现财力不可持续的问题。
从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和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尚未全面普及,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普及任务重,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发展很不均衡,确保贫困地区“有学上、上好学”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都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如果在此情况下实施高中义务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但也会存在挤占教育短板和薄弱环节投入、替代社会和家庭投入等问题。
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教育的年限、范围和标准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模式。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平均年限分别为9.8年、10.4年。我国目前属于中高收入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是适当的。
更详细解读:
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
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7年3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比2017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28个省份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比2017年增加了6个省份。尚未达到普及目标的3个省份,也进一步明确了普及攻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2020年普及目标如期实现。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继续实施好国家级建设项目,指导各地,特别是尚未完成普及任务的省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更多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解读:2020年全国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厦门早在十几年前就普及高中教育,即100%的初中毕业生都有书读。
二是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和免除学杂费制度。
2009年秋季学期起,国家逐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分类学费减免政策,截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享受到了免学费政策。
2010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普通高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15年春季学期将助学金标准由年生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
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又免除了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
三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属于选择性教育,学校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上哪所学校,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进行合理分流。为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农村地区学生和农民工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解读:从回应看,中考还不可能取消。
四是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改革目标。
关于体育和劳动教育
上周,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目前全国已普遍实施体育中考,分值在30分到100分之间。“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也陆续接到各地报来的情况,从2021年起,多数省份体育中考的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幅度比较大。”
关于劳动教育,教育部说,劳动教育明确以体力劳动为主。
尽快出台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建议性意见
发布会上说,进一步完善体育的评价体系。这里面既包括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指南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同时也包括对教学效果、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运动技能等级、学生参与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记录等等,都要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里面去,同时也会成为评价地方政府、评价教育发展、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关于体育中考,教育部将启动全面的调研,总结各地推进体育中考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梳理各地测试方式、测试内容、计分方式等等,能够尽快出台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建议性意见,进一步指导各地更加科学高效地做好体育中考工作。并且按照文件要求,鼓励各地逐渐提高分值,能够激发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学校体育面貌的改变。
明年起,体育中考分值增加
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尽管中考体育的分值差别还是比较大,但是这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也就是所有的地方在中考里面都要考体育,而且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
发布会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接到各地报来的情况,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的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这是我们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
插播一下:福建呢?
福建省明年体育中考的分值是40分,今年是30分,不过明年中考总分也升到800分,今年是655分。
2022年呢?
按照以往经验分析,如果要变化,一般要提前三年告知。
发布会说,此前教育部已经表示,要探索体育进入高考的可能性。
不过,目前体育在高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基计划”——在高考录取的“强基计划”中明确要求,录取“强基计划”考生的高校,对这些考生都要进行体育的加试。教育部说,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这项工作还是都做了,应该说这也是体育和高考扯上关系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除了体育特长生的招生以外,这是面对普通考生,也要加考体育,这是从评价体系来讲。
中小学每周设一节劳动教育课
发布会也提及劳动教育,指出,劳动教育不等同于一个专题教育,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环保教育、中医药教育、防艾滋病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专题教育。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样,都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所以,劳动教育应该提高站位,立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这样一个高度来看待。
教育部说,如何把劳动教育新要求落到实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一是从课程方面,作为党的教育方针,作为“五育”之一,必须有系统的课程设计,有具体的课程支撑,要求中小学每周独立设一节课。职业教育院校要开设16课时的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为主的专门课。普通高等学校要有32课时,来加强劳动教育,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等。
劳动教育明确体力劳动为主
教育部说,劳动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可以说是被弱化了,被淡化了,更主要的是被泛化了。有人说我晚上做练习题、做复习,做到半夜算不算劳动教育?脑力劳动嘛。所以过去劳动教育被泛化,实际上是用文化课的学习去取代真正的劳动教育,我们真正想要的劳动教育效果就没有了。
教育部说,这次,无论是中央的文件,还是教育部的纲要,都明确强调了体力劳动为主。还强调,要有经历,要有体验,以体力劳动为主,做到有劳动、有教育,教育和劳动有机结合。